铜价创18年新高,对暖通行业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4-05-07 10:06
  近期,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铜价一路飙升,创下了18年来的新高。铜,作为全球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仅牵动着矿产开采和冶炼行业的神经,更对下游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暖通行业亦不例外。
 
 
  一、铜价飙升背后的推手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铜价的上涨,主要源于供需两端的变化。在供应端,全球铜精矿供给预期持续紧张。一方面,铜矿开采成本上升,加之环保政策的严格实施,使得新矿开采难度增加;另一方面,部分铜矿进入开采末期,产量逐年下滑。
  在需求端,除传统行业对铜的稳定需求外,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铜的需求持续增长。而新能源领域蓬勃发展,铜作为重要的导电材料,爆发式的增长需求量,使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铜价自然水涨船高,加之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战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铜价的波动。
  二、承压而行,暖通市场前路几何
  1、全产业链成本上升,厂家承压前行
  暖通行业作为铜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其成本受铜价波动的影响尤为显着。无论是空调的散热管、内外机的连接管,还是热泵换热器、管道等部件,都离不开铜材。随着铜价一路上涨,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从设备销售和安装服务,整个产业链的成本都在不断攀升。
  尽管多数暖通企业采用期货锁价的形式进行铜材采购,短期价格波动对当前的生产成本影响极小,但由于铜价创18年新高,以及价格持续的不确定性,厂家在采购下一期铜材时,往往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如果采购量过大,一旦铜价下跌,将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而如果采购量过小,又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生产线的停滞。因此,如何在保证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库存风险,成为暖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课题。
  2、新一轮涨价潮或将来临,市场内卷加剧
  可以预见,一旦铜价在长时间内持续上涨,且并未遇阻回落,那么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不考虑提高设备价格,以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或将给整个暖通行业带来新一轮的涨价潮。
  进口铜精矿加工费曲线图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涨价容易,但是涨价后厂商想要维持稳定的良性发展并非易事。从厂家层面而言,一方面,产品价格的上涨往往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流失,渠道面对厂家价格的大幅度上调,基于自身发展考虑,会考虑选择其他竞品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价格上涨的接受度有限,过高的价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销售受阻。从渠道层面而言,经销商面对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压缩的困境,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来维持市场份额,层层削减下,不仅自身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也让市场内卷加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暖通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消费者接受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涨价策略,经销商需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库存计划和营销计划,以应对涨价可能带来的市场变化。
  3、成本控制还是技术突破,铝替换铜再受关注
  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寻求更加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替代方案是降低成本的一种常见做法。在部分行业、部分企业中,铝替换铜的技术储备已经酝酿多年,作为一种轻质、耐腐蚀的金属,铝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替换铜可以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抵御风险能力。
  然而实际上,目前暖通行业“铝代铜”仍处于孕育期、观望期,因为铝替换铜并非易事。首先,铝的导电性能不如铜,需要通过增加截面积或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提高其导电性能。其次,铝与铜的连接技术也是一个难题,需要解决连接处的氧化和腐蚀问题。此外,铝替换铜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铝替换铜的技术趋势仍然受到暖通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探索。当下,在铜价创18年新高的敏感时期,围绕铝替换铜的技术创新,“在追求高性价比的同时,企业是否应该牺牲产品质量和性能?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之间是否存在平衡点?”这些问题再度引发了关于技术创新的深度讨论,这或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进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