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扭转环境持续恶化为社会所造成的压力。物流产业这一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最大的支持产业和受益产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尤为突出。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围绕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大力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新能源车辆作为发展绿色物流的最重要措施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2017年7月28-30日由京津冀三地物流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天津)国际现代物流产业及技术装备展览会”将绿色物流以及新能源物流车辆这一代表物流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项展示,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网购狂欢节”促使巨大的物流需求成为了关注热点,传统货车污染环境、城区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日渐突出,新能源汽车与物流业相互融合也渐成大势所趋。当大货车进入城市,由于车辆行驶在相对窄的道路上,车速时快时慢,且频繁启动,其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小轿车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各种污染气体和PM2.5的指标立刻急剧上升,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威胁。1辆物流车的排放量相当于16辆乘用车的排放量,推广1辆纯电动物流车就相当于实现16辆纯电动乘用车的投放,因此纯电动物流车的推广对于治理大气污染不仅仅是事半功倍,更是解决当前大气污染的重要抓手和着眼点。城市物流的需求愈发旺盛,越来愈多的物流车穿梭于城市间。物流车由于具有行驶路线相对固定、对续驶里程要求不高、使用频率较高及方便集中充电等特点,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此外,在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零排放的新能源物流车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新能源物流车已被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扶持政策的重点支持领域。随着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强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张。
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完善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的运营政策,对新能源物流车不实行限行限购约束政策。同时,各地方关于电动物流车的推广政策,如专用牌照收放、运营补贴等事项也陆续出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数据显示,2015年纯电动货车产量为4.45万辆,其中2.9万辆用于物流运输,占比高达到60.6%。同时,去年共有281款纯电动物流车进入工信部公告,新增车型与产销均创历史新高。截至7月底,国内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推广和补贴政策,20多个省市的补贴政策对纯电动物流车做出规划。其中,地方补贴最高幅度与国家1∶1进行补贴,即1800元/千瓦时;最低幅度的补贴为纯电动货车1.5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货车400元/千瓦时。在享受补贴政策的同时,电动物流车还可以享受核发专段号牌、尾号不限行、优先办理牌照、发放机动车环保合格标志、允许其全天候、全路段通行等优惠政策。在综合利好的背景下,生产厂家也逐步尝到纯电动物流车带来的甜头。尤其是
大众“排放门”事件后,全球汽车制造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未来肯定是一种大趋势。这需要国家的支持、企业的投入、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用户的认可。
北京市已经陆续出台了充电站资金支持以及不限行等新能源车利好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呈现出“车桩两旺”的局面。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北京市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85万辆。截至5月底,累计建成充电桩(口)8300个,公共专用(公交、环卫、出租)充换电站234座、充电桩3700个。
天津市政府则出台发布《天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重点在公交车、邮政快递车、出租车、环卫车、公务用车、企业和私人用车等6个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根据《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天津市将打造我国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区、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到2017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目标实现产值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