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政策利弊之招标产品报价的权重
发布时间:2017-03-21 10:05
“煤改气”政策的推进,对于北方农村地区来说确实是一项既利于环保又能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它本该受到各地用户的欢迎与推崇,但这项工作在河北省的推进却困阻重重,进度迟缓。这与招标过程中产品报价的权重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类:产品报价占比过重
在邯郸和邢台的招标文件中,产品报价的权重很高——每次招标时价格的评分都超过50分。更有甚者,产品报价的比例占到了评标总分的70%。不仅如此,招标文件还对招标型号的最高价格进行了限制,而且价格越低加分越多。
这种招标,和低价中标没有区别。不少企业为了能以低价中标,不惜降低产品配置,结果入围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小企业,甚至是刚刚建厂或者濒临倒闭的小厂。他们的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或已基本绝迹于市场。这种企业的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会让村民在后期投入的运行费用及售后维修费用相应增多。这可能让广大群众越来越不相信燃气取暖,而且极可能出现重大事故。
第二类:产品报价权重适当
石家庄今年的招标是相对成功的。当地政府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不以低价论“英雄”,结果70%的入围品牌都是国内外生产历史最久、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大品牌。这是截至目前在河北省推动的众多“煤改气”工程招标中,大品牌入围数量最多的一次。其间,尽管招标文件没有对最高价进行限制,但各个品牌的中标价并没有高得离谱,反而通过了当地市场的考验——老百姓完全接受,而且大多数用户选择的都是大功率的壁挂炉或者中高端壁挂炉,部分群众甚至选择了一级能效的冷凝壁挂炉。可见,价格不应该人为设限,应由产品品质来决定,让用户理性地选择。
在没有对竞标产品进行限价的保定市,大品牌企业的中高端产品也占据了主流市场。这显然有助于确保老百姓安全、节能地运行壁挂炉供暖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