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制冷展11月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15-05-28 09:46

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下简称2025规划),希望逐步改变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大而不强,基础薄弱的现状。2025规划中既包括新型产业的培育,也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在“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互联网+”推动装备制造业将出现哪些新业态、新趋势?

由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主办,下半年度国内最大规模制冷产业展览会——第十六届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节能博览会(简称中国冷博会)将于11月2日在上海光大展览中心开幕,为期三天的中国冷博会上,预计将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企业将出席。

互联网+新结构

数十家善于应用互联网的制冷企业代表将出席本届中国冷博会,展示其调整后的新业态;其中既有国内首家制冷电子采购超市,也有O2O制冷加盟平台。

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符合未来电子商务趋势,也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当下,消费者采购产品时,往往先通过互联网查询、对比。就机械设备类而言,终端用户更希望直接向厂家采购,从而获得量身定做、价格优势、正品保障以及服务保障。

目前,制冷产业正形成工厂、最后一公里服务商、终端用户组成的“等边三角形”新模式。最后一公里服务商即提供安装和售后的工程、贸易服务商。这一新模式借助线上、线下的融合,为制冷产业的发展带来颠覆性的革命,用户通过互联网发起需求,线上平台将需求转接给相应线下服务商,由线下商家去满足用户需求。新模式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使得用户处于三角形的顶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制冷产业生态,同时需要从业者有新的理念和思考,为制冷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互联网+新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新媒体的应用,重新定义了电子商务。消费者不用端坐电脑前,手机即可购物;微商更在朋友圈里第一时间点赞,像朋友一样与你“分享”产品。

另一方面,截然不同工程类产品因技术含量和非标准化的特性,产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停留在起步阶段,以制冷产业为例,多数企业仍是“线上信息发布,线下交易”的模式。用户选购制冷产品时,信息的详细程度、时效性很难令人满意,更遑论精确选型,现有模式已不能满足制冷企业营销的需要。

2015中国冷博会“互联网+”专区重点展示融合企业品牌宣传、产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物流配送、售后及培训服务的“三网合一”营销方案,用生动的企业案例让更多企业彻底告别单一的“企业介绍+宣传”、“商铺会员+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15年中国冷博会合作伙伴——产业巨头丹佛斯,也将在线教育服务平台DanfossLearning带给了大家,与常规的授课培训不同在于,它定位互联网,传统PC电脑、手机、平板等,都可以便捷的学习制冷知识;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则发力手机平台,推出了三花微信公众平台、产品展示平台APP,只需轻轻点击,就能尽情体验一站式的在线服务,完成制冷产品选型软件、品牌对照等。

互联网+产品、技术

在本届冷博会上,基于物联网的冷库安防监控、自动化新风系统、家居空调、热水远程控制等产品,在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安全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活品质的舒适度和节能性,切合了消费习惯从温饱型向舒适型、节能型、智能型转变的趋势。中国冷博会组委会在展会期间将围绕产业创新评选出“中国制冷北极熊奖——创新奖”,并举办中国冷博会新品发布会,引导制冷产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如去年获得“中国北极熊奖”的基伊埃博客压缩机(杭州)有限公司,今年力推的二氧化碳活塞式压缩机,秉承绿色地球的理念和成熟的技术积累,尚未开展就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中国冷博会指导单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专家指出,转型互联网+主办方要做足体验,打造生态圈。为此中国冷博会组委会在往年市场走访、全国路演两个涉及专业买家、观众邀请的活动上更早、更广的着手布局。

据制冷快报消息,自3月起,中国冷博会组委会负责人先期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21个省的60多个地区市场,以便了解制冷市场趋势以及企业需求。后续,专业团队将继续完成274个主流制冷区域市场的走访和对买家上门邀请。在全国主要制冷产业区域和集散中心开展的路演推广,将继续与各省市制冷学会紧密合作,奉上专家见面会、区域产业报告等内容。

届时,2015年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节能博览会将为广大观众全方位展示中国制冷产业“互联网+”下的发展趋势与风貌。

主办: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

组委会联系:0731-85462385/0731-84780687/843171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