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镇海化工园区实时监测空气污染物臭气,不再飘袭我窗
发布时间:2015-05-11 10:18
渐入夏天,气温迅速蹿高,居住在宁波镇海城区的一些居民又开始担心,晚上开窗睡觉时,臭气会不会飘进来?
 
镇海是我省著名的重化工区,23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130多家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前些年,镇海城中经常会飘来阵阵臭气,群众意见很大。面对群众呼声,2012年,镇海区痛下决心:宁愿减少一点GDP,也要把生态环境搞上去!该区把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5年的首要任务。经过3年努力,城区发生臭气的次数明显减少,但老百姓还是担心夏天开窗会有臭气来袭。
 
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镇海区环保局总工程师胡宇时,胡宇沉吟了一下,建议我们最好去实地看一看,闻一闻。
 
镇海的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紧邻城区的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开发区周边,我们看到有一间奇怪的“小铁屋”,里面摆满了各种监测仪,屏幕上不断跳动着有机废气因子的实时数据,屋顶高耸的风向标随风转动。胡宇介绍,空气里的臭味主要是有机因子造成的,这个“小铁屋”是全国第一套环境有机因子检测设备。这样的“小铁屋”,除了主城区有1个,在城区周边还分布着4个。它们24小时自动在线监测42种特殊污染物质。只要空气中的污染物被捕捉,相应的物质和浓度就会立刻被发现,一旦出现超标或异常,“警报”就会响起。
 
除了这些“小铁屋”,镇海炼化、镇海港埠公司、LG甬兴都安装了厂界特殊因子自动监测系统。此外,LG甬兴、泰先、浙铁大风等企业率先安装了废气处理设施排放口的特征因子自动监测系统,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从监测数据看,空气中的有机因子没有超标,用力深嗅,也闻不到化工企业特有的异味,臭气去哪儿了?我们来到前几年老百姓投诉较多的宁波LG甬兴化工有限公司找答案。
 
当记者进入厂区时,依然没有闻到异味。LG甬兴的王主任指着一个个化工罐上的“帽子”告诉记者,几年前,LG甬兴就像镇海许多大型的化工企业一样,用上了世界先进的“蓄热式废气焚烧装置”(RTO),通过管道把废气收集起来,高温焚烧,高浓度有机废气立即转变成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主的合格废气。公司里高高耸立的圆型大罐便是焚烧炉,共有8套,可实现污染物最大限度减量化。
 
当我们站到LG甬兴的管道边时,时不时会有一阵异味飘来。这些异味气体,主要来自装有化学物质的机械密封件,尤其当密封圈老化、腐蚀或螺丝松动等就容易造成化学物质的“跑冒滴漏”,当泄露到一定量后,即可在周边感受到异味。据统计,LG甬兴公司有48000余个接口处。为管住化工废气“跑冒滴漏”,LG甬兴公司用上了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只要拿检测仪器凑在检测点0.5厘米处停留一分钟,仪表盘上便会显示出渗漏的数值,合格的,挂上绿牌子,不合格的按超标情况分别挂上黄牌子和红牌子,并立即安排检修。
 
在记者采访前夕,该公司刚完成了2014年度的第一次(每年两次)检测,检测出超标的点位仅86个,而去年检测时,泄漏点有155个。
 
据了解,目前化工园区内的10多家企业,都按照工艺要求装上了类似LG甬兴这样的“蓄热式废气焚烧装置”,镇海区范围内69家企业开展了“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为更好推动此项新的污染检测技术,2013年,地方财政给予了60%的资金补助,“检漏”每个点检测费用约5.6元,每年两次,企业只需支付每个点40%费用。去年年度财政补助资金达240余万元,累计检测了74万多个“转角”,查出5201个泄漏点。这些点如能全部修复,全年可削减有机废气100吨以上。换算成液体大罐车来装这些液化后的气体,起码需要四五辆大车。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LDAR技术已被普遍采用,并作为企业内部一项日常环境管理手段。在国内,最先引进这一技术的是上海金山石化,不过,他们把泄漏标准定在了2000PPM,而我们自我加压,一开始就限定在200PPM,氨等恶臭物质则定在100PPM。”镇海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说。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还与园区周边的澥浦镇10个村(社区)建立和谐联动机制,建立了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管委会在周边村(社区)居民中聘请了一批环保义务监督员,定期组织他们参与日常环保执法检查,通过组织参观化工企业活动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他们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企业加强日常环保监管。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居民代表走进园区、深入企业进行参观,让广大群众了解化工企业的产品、工艺及环保和安全知识。
 
通过3年时间的全面整治,2013年园区的工业总产值比2011年增加了89亿元,增长5.2%,而VOCs排放削减了1200吨,下降了7.62%,明显提升了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群众对废气排放和异味问题的投诉也减少50%以上。
 
“我们不敢说城区里化工臭气绝迹,但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胡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