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清华大学在北京发布首个室内PM2.5(细颗粒物)污染公益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人均室内PM2.5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
在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1月30日期间,调研团队通过向407名志愿者发放清华自行研发的基于云端校准技术的匹米便携式PM2.5检测设备,获得累计11万个小时的室内PM2.5数据,覆盖北京市13个区县的7703个地理位置。
研究团队结合采样数据,计算出志愿者日均PM2.5暴露量为2018.6微克·小时每立方米,人均每日肺部吸入的PM2.5潜在剂量为787.3微克,其中室内PM2.5暴露量和潜在剂量约占到每日总量的80%以上。
调研结果显示,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82.6微克,属于轻度污染。并且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室内PM2.5大于每立方米75微克。
研究发现,在总体平均意义上,室内PM2.5浓度与同期室外PM2.5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这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的室内PM2.5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楼层17层以上室内PM2.5等级最优,距离主干道大于500米的建筑略优于500米以内的建筑。
开窗通风的作用则因室外情况而异。在室外PM2.5监测值低于每立方米75微克时,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而在室外PM2.5监测值高于每立方米150微克时,开窗通风则成为室内空气质量的破坏因素。
该调研项目的负责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张林表示,虽然室内外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此次调研活动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将会与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合作,基于大样本量数据,探究PM2.5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继续为更好更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