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甲烷(HFC-23)排放趋势和控排管理措施研究项目日前正式启动。项目旨在通过政策研究、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和环保投融资模式探索,提出HFC-23排放控制的系统化管理建议。
HFC-23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下控制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潜能值是二氧化碳的1.24万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建信指出,一氯二氟甲烷(HCFC-22)是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主要用于制作制冷剂和发泡剂,HFC-23是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据计算,生产100吨HCFC-22,要排放2吨~4吨的HFC-23。如果不进行有效管理,到2050年,排放量将达到3万多吨。因此,研究HFC-23的控排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意义重大。
据悉,我国政府于2009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014年,我国政府宣布在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拐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氢氟碳化物削减重大示范项目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氢氟碳化物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国家支持HFC-23的焚烧和转化利用,并在2019年年底前分年度对HFC-23改造设施运行进行补贴。
此次启动的项目由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组织实施。项目的开展将推动HFC-23副产率的降低和资源化利用,并为2019年国家补贴结束后HFC-23的可持续减排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