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哥本哈根会议后,受国家政策的引导及行业发展趋势的推动,无论是中央空调主机厂家还是配件商都开始言必谈节能。他们是借机炒作还是真正为节能环保做贡献?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历数众多中央空调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十多年前,就有一个企业开始推行节能降耗,如今十年过去了,他们仍然坚定不移的扛起了节能环保的鲜明旗帜。这个企业就是——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我要造世界上最节能的空调,不仅让空调省电,更要为客户省钱。我的梦想是打造一个空调制冷行业一流的由中国人创造的知名品牌,像袁隆平、任正飞一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出令世界瞩目的贡献。”此话就算放到眼下,都有被人说成是在“痴人说梦”,更何况是在10年前。然而当时任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总裁的李志明就有如此胆魄喊出了这句口号。
“当时很多人笑我异想天开”,李志明先生回忆道:“2001年,华德羿歌还只是空调行业名不见经传的‘愣头小兵’,想要在欧美品牌的严防死守下有所建树,只有咬紧牙关,选择一条别人想走,但没有成功的路。”
最终,李志明先生将目光锁定到蒸发式冷凝技术上,由于蒸发式冷凝技术节能效果高达30%,于是他大胆设想,将这一技术用于大型中央空调。“国外有实力的品牌企业都没有办法实现,华德羿歌怎么可能完成?产品是不是真的节能?技术是否完善?”当时,质疑声不绝于耳,但李志明先生的信念却坚如“磐石”。实践证明,10年后,华德羿歌凭借这一技术,在空调行业突飞猛进,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市场份额。数年间,华德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在中央空调领域与世界名牌匹敌的民族空调制造企业。
技术领先:成就真正节能产品
“我们要做节能空调的实现者,拒绝纸上谈兵。”
在空调制冷过程中,冷凝技术是关键环节。目前在空调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是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凝形式,前者靠空气将冷凝热量带到室外,后者用水完成这一过程。而蒸发式冷凝与两者不同,是将水淋在换热管上形成水膜,然后再通过水膜蒸发来进行热交换,其冷却方式是水和空气的一种结合。
如果将这三种形式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蒸发式冷凝具有独特优势。“风冷的传热系数偏小,运行费用和设备成本较高;水冷系统需要配备冷却水泵和冷却水塔,所占空间很大。蒸发式冷凝技术在同一空间实现风冷和水冷的全部传热过程,大大减小了空调冷却系统的能耗。在系统能效上比风冷高35%,比水冷高15%。”李志明先生向记者介绍,虽然蒸发式冷凝技术是行业内公认效率最高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能成功应用在大型中央空调机组上。美国、日本、包括国内很多企业曾经都研发过蒸发式冷凝技术,但都遇到了很多难题,而且解决不了。
从2002年开始,华德就希望能把蒸发式冷凝技术用到空调设备上,最后李志明先生发现,关键问题就在于换热器上,传统的盘管式换热器用在蒸发式冷凝上面会有很多问题,如体积庞大,无法做到机组一体化,且容易导致结垢、冷却水滴落、换热表面存在“干点”等。最终,华德革命性地发明了一种新的传热器——板管。板管用平壁换热取代了传统的圆管换热形式,并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李志明先生告诉制冷商情记者:“从盘管到板管,看似不起眼的技术改造,却花费了华德人无数的心血。为了攻克难关,他带领技术团队遍访各国学习经验,用了近5年的时间才取得成功。”
“应用蒸发式冷凝技术的中央空调与目前广泛应用的风冷空调系统相比,可节能35%以上,与水冷空调系统相比,能够节能15%以上。同时,能够推出机组化的产品,解决了水冷占地面积比较大的缺点。”李志明先生带领华德全体工作人员,在经过长期而艰苦的研发工作后,于2005年生产出第一台板管蒸发式冷凝中央空调产品。而第一台样机所检测出来的能效比大幅度超过了空调的一级能效比,震惊了负责检测的机构和在场的同事们。李志明先生将其命名为“羿歌”,这个名字取自于“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是为了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民族品牌。而古代神话后羿射日的勇敢行为,不仅代表了民族精神,而且还采取了射箭降温这种直接而高效的手段,正符合李志明的方法论。
数据说话:走进空调系统节能新时代
“产品与系统的合理匹配让华德实现系统节能。”
近年来,我国中央空调行业增长率达20%,约为国际水平的10倍。而中央空调用电量的20—40%是无消耗,是由于空调系统中各设备的相互不匹配而被浪费掉的,高能耗已经成为制约中央空调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中央空调的高耗能问题迫在眉睫。面对严峻的形势,各大空调生产商纷纷调整策略,将目光投向节能产品的研发和营销。
而在这一过程中,华德公司无疑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据计算,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在系统能效比上远远超过了目前节能规范规定的3.4的一级能效标准,达到4.0以上,比一般空调节能3成以上。李志明曾做过一个比喻,秦山核电站一期的建设成本约为1.04万元/千伏安,如果华德公司能实现年销售额10亿元,那么3年的产能就相当于省下秦山核电站一期的发电量。举个更浅显的例子,深圳某网吧在使用华德产品后,每年节省30万电费,变成了直接利润,省电也就成了省钱。
而曾被各大媒体形容为“企业家中的科学家,科学家中的企业家”的李志明先生对节能却有着另一番认知和作为。他认为中央空调整个产品好,并不代表整个系统产品好;产品节能,并不代表整个系统节能,如果能保证中央空调配套设施相应实现节能,那么华德才算是走上节能道路。
“水冷的水塔、水泵、主机分别由三家不同的厂家来生产,要对它们实现自控很麻烦,比如水塔和主机怎么集成,水塔如何与水泵集成,自控系统和空调系统如何集成等等。但我们研发的蒸发式冷凝就把这三个方面装在了一起,所以华德能轻易的实现了系统性的节能、高效率。”李志明先生认为,低碳时代的到来是一大机遇,“华德人”将以更积极的姿态,“造世界上最节能的空调”,继续引领该行业的技术革新。如今,华德所有的产品都超过了国家能效标准,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在医院、数据机房等不同领域均有华德的身影。
科研当头:让企业更有力量
“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
“试想,如果华德没有坚持去搞蒸发式冷凝技术的研发,没有坚持投入,还有华德的今天吗?”。为了研发蒸发式冷凝技术,到目前为止,华德已累计投入七八千万元,而且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围绕着蒸发式冷凝技术做各种产品。对民营企业来说,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去做研发,无疑于“豪赌”。
“对蒸发式冷凝技术的投入,华德算不上世界第一,也是中国第一。我们研发蒸发式冷凝技术不光主机从零开始,配套设备也是从无到有。不像风冷冷凝器有很成熟的设备。我们开发新的设备,做的新的材料,包括做工艺、水处理等等,每一样东西都要做原始的积累研发。”谈到科研投入以及科研带来的成果,李志明先生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子英雄气概。
目前,华德已经建立国际上第一个冷凝技术实验室,2011年计划今年再建一个更大型的实验室,为华德的研发人员提供必备的硬件条件。同时,华德还设立了工程中心,有专职的科研项目的管理体系,华德年投入到研发上面的资金都超过一千万元。
成为业界领军者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对科研的执着外,创新更是关键。在德国,当李志明先生提出,将已成熟10余年的激光焊接技术用于空调设备上时,德国专家摊开两手,“impossible(不可能)!”但李志明还是带着信心回了国。此后两年时间内,全球不同国家的样机基本上都被李志明及其研发团队仿造了出来,再进行逐一比较。“我的样机都可以做蒸发式冷凝空调设备的博物馆了。”李志明笑称。
据李志明先生介绍:创新是华德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公司从上到下都有一种敢于创新的思想,敢想敢干的闯劲。“公司有一个创新的团队,有什么新的设想,由团队来做实验、实施,公司也会在资金上支持;同时,创新也是我们公司营销的主要亮点,从企业的营销战略来讲,都是走差异化路线,当然,光有差异化不行,还要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所以我们都是围绕节能、系统的整个解决方案来进行。”
“我要树立一个真正的民族品牌,要造世界上最节能的空调。”如今,李志明先生再喊出这样的口号,我们会觉得理所应当,也觉得是非他莫属。曾经,初生牛犊的闯劲变成了实干家和成功企业的精神象征,外界的改变源于他的成功。但李志明先生似乎不为所动,他认为,华德今天的成绩源于自身不变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