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涨,还是涨,稻花香里说“疯”年,听取“涨声”一片。随着今年6月即将面对的空调类节能惠民补贴的“寿终正寝”,以及不断攀升的原材料成本价格,空调流通成本的提升在现阶段已经在终端价格上有所显现。笔者通过走访安徽空调市场,从多位业内品牌区域经理人口中得悉,其操作的品牌非但没有按兵不动,相反还会跟进前期的“3.15”活动,除了部分促销机型,保持全线绝大部分产品价格上调的幅度。预计到5月,全行业还将迎来一波涨价潮,届时各厂商空调产品价格或将继续上涨5%-8%。然而,影响空调市面价格上扬的成因源于多方面,到底又是哪些因素在背后推动着业界的价格升抬?
市场紧握涨价决定权
与2009年年初相比,2011年年初铜价上涨2.6倍,仅此一项,1P挂机的成本将增加250元左右,2P柜机的成本也增加了约600元。原材料价格上涨无疑是推动价格上调的首要因素。从去年12月起,铜价就屡创新高,钢价也已连续两月价格攀升,如果原材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涨价势必成为一种趋势。此外,根据1月1日起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列》,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出厂成本,最终这部分成本还是由消费者来买单。
由此看来,涨价似乎早有先兆。然而,美的淮北办事处负责人对笔者分析道,“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了厂家的利润空间,涨价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家电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所限,涨价与否的决定权还掌握在市场手中。”可见,尽管原材料价格在一定时间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可是由于终端零售定价权依旧在各个销售终端,且渠道都会有少量库存,因此连锁渠道商和连锁终端卖场还是会牺牲一些利润来保证销量,最终的定价还要依托市场来完成。
涨价隐性手段为推新品
空调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其实早在在去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空调能效标准之时,各个品牌就已纷纷推出一系列变频新品,通过向市场推广变频空调来提升企业的利润。诸如格力i系列、U系列,美的超微感空调,海尔除甲醛空调等等。安徽阜阳地区最大传统百货阜阳商厦负责人刘建明就向记者表示,“新品的上市价格虽然较高,但产品性能更为突出,可以让消费者提前享受到新产品的品质。空调销售单价上扬,主要是由于高端变频空调销量大幅增长,带动整体销售单价上扬。”据了解,变频空调销售额在合肥占比已经接近60%,而去年同期则不足30%。
价格已非首选标准
价格战是空调企业在每逢旺季屡试不爽的制胜法则,其经常充当着家电行业“指挥棒”的市场角色,但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企业开始意识到只有研发更多节能、健康的产品,才能更好的发挥产品的议价能力。据合肥美的卖场一位负责人介绍,家电产品是否节能已经成为消费者首要关注的话题,就如同现在消费者首先会在选购空调前先询问是否为变频,是否高能效一样,以此作为大前提下再从价格、外观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的现象越来越普及。
在CPI一路走高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似乎已经习惯了跟着“涨”走,对于空调价格的普涨,也只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后白电企业市场累计压力的连锁反映。按照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今年的CPI指标仍将控制在5%以内的预期,所以即便涨价,价格涨幅也一定不会太大。湖南星泽孙总就说,“鉴于国家对CPI的限定范围,即便市场竞争激烈,空调的价格也只是小幅度的上涨,个别机型的涨幅不会超过10%。目前国内普遍商品价格上涨的事实,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在此情况下,空调价格的小幅上涨,不会对空调销售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