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先后来到吉林市、长春市调研。在长春市南关区自由大路居民小区,习近平来到居民家中亲身体验“暖房子”工程的成效,称赞这是暖人心的德政工程。他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举措,也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各级党委、政府要舍得多花一些精力、多增加一些投入,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到天寒地冻的吉林市、长春市调研,深入民居,亲身体验“暖房子”工程的成效,折射出中央领导浓浓的民生情,习近平调研感受群众生活冷暖向人们展示了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使命感、执政为民的责任感。
供热是北方冬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城市,城市供热矛盾比较集中,供热管网老化,跑冒滴漏严重,小锅炉运行不稳,温度不达标,老旧房屋干烧不热等等问题突出。2010年4月份开始,吉林省投入巨额财政,围绕热源能力建设、陈旧管网和小锅炉改造、发展新型清洁热源等工作,开展“暖房子工程”,“暖房子工程”进展顺利,新增了供热能力,改造了大批管网,完成了许多老房子的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改造。
根据气象报道,今年1月以来,吉林省平均气温为-17.5℃,较常年同期低2.3℃,最低温度达-36℃。试想,在这样的“极寒”天气下,如果没有做好群众“供热”,没有“暖房子工程”,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何保障。入冬以来,几场寒流的突然袭击,吉林省群众在家里很温暖,“暖房子工程”的成效得到有力的证明。
吉林“暖房子工程”不仅温暖了群众的家,温暖了群众的心,还有力地推动了节能减排,节约标煤61.59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3.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9.36万吨。
习近平调研体验“暖房子”工程的成效,称赞“暖房子工程”为“德政工程”是恰如其分,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减少污染、减少排放的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减少污染、减少排放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只有符合科学发展的工程才是德政工程。
与“暖房子工程”这样的“德政工程”相比,一些地方、一些干部的发展观确实存在问题。2010年9月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拉闸限电”,为的就是突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群众也因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倍受寒冷天气的“煎熬”,叫人寒心,粗暴停暖行为暴露出地方干部在发展观面前的种种错误认识:把“以人为本”与“节能减排”对立起来,把“个人政绩”与“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把“重现实”与“谋长远”对立起来,等等。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与“节能减排”等等根本没有矛盾,节能减排利国利民,要实现节能减排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投入,并长期努力,也不是直接利用粗暴的手段“拉闸限电”影响群众取暖,“暖房子工程”这样的工程是重现实又是谋长远的工程,或许吉林还有群众暂时不能享受到“暖房子工程”的好处,但从长远看,经过努力,最后群众就能得到普惠。如果干部不增强公仆、责任意识、不改变发展观念,将直接使群众的暖房子变为“冷房子”,直接影响民生,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习近平调研称赞“暖房子工程”为“德政工程”不仅是对吉林干部工作的肯定,还是对各地工作的鞭策,更是给各地干部上了一堂“如何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的课,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就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刻去领会,但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多谋善政、德政,抓住发展机遇,为实现十二五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