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但是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左右,其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贡献率。
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社会生产主力,企业无疑是这场变局中的关键,如何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生产力,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昌智先生,以科研工作者的视角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制冷行业科研成果转化的症结
问:杨教授,我们都知道项目攻关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企业投入希望科技成果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但也存在投入巨大却无法产生实际成果的风险,在学术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如何避免?杨昌智:我国的研究队伍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庞大的,每年发表了大量科技论文、出版大量科研著作,鉴定许多成果和注册海量专利。但是,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首先是我们许多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制度考核方法有缺陷,要求科技人员每年都需要出文章、出成果,这就势必造成急功近利、搞短平快。其次,我个人觉得我们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科技人员的评价、科研经费的分配和对科技成果的审查三个方面。对科技人员的评价往往片面追求科研的项目数量、层次和经费,片面追求论文、鉴定和专利,不看“投入产出比”,不看其成果的实用化效果。政府部门的科研经费的分配监管不到位,这就必然造成科研经费的分配失衡问题,造成科技人员为争取项目四处活动,科研工作变成了公关工作。而过于集中科研经费,往往使得课题的既定目标难于达到,而许多科技人员又缺少经费,不仅浪费的大量财力,更重要的是造成科技人才的巨大浪费。对科技成果审查鉴定不严,走过场,流于形式,使得许多研究项目貌似成果累累,其实毫无用处。
当然,作为企业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的这方的问题较少,如果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出现这种问题,那只能说是企业的管理问题了。关键是对市场的把握和可行性论证问题。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问: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国外企业越来越多进驻中国市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得国内企业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唯有通过改变竞争方式谋求长远发展,科技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这方面国际对手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
杨昌智:对于企业来说,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记得胡锦涛同志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自主创新,非常关键。没有自主创新就不可能生产出附加值高的产品。
最近,我们经常提到日本产品,在日本,一方面,日本的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同时企业和科研院所结合也非常紧密,科研成果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企业会主动抓住这些东西,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落到了实处,他们会紧紧盯住市场,不断研发新的东西,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研发方面,舍得投入。此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我们也需进一步加强。我遇到一些企业,有自主研发意愿,但是又怕大量投入研发出来的成果得不到应有保护。
还有就是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创新基金项目,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我们的企业可以进行了解,好好把握。
建立企业和院所沟通的桥梁
问:您提到以企业做为科技创新主体,但目前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少,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互不知情,研究机构手里拥有成果找不到婆家,同时企业没有信息来源,掌握不到科技前沿动态。
杨昌智:这是双方信息沟通渠道的缺乏,我们做的工作企业不了解,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东西,可能在企业觉得很难,甚至高不可攀!需要大力宣传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宣传科研人员的研究。
解决方法是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科技成果的拥有者和需求者都能获取信息,克服信息渠道闭塞的问题。平台应以确保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商业机密为己任,同时提供一些共享信息,避免科研的重复劳动,在平台上也可以举办一些诸如展览会、垂直网站、报刊杂志公布信息,让企业了解科技成果,同时让研究人员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这要求平台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深度,保证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科研方向指引企业新的机遇
问:作为业界权威,您所率领的团队目前在做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杨昌智:我们做的工作主要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能源和环境,具体的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1、建筑热湿环境评价、模拟与控制1998年我们开始在建筑热湿环境、热舒适环境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重点是热湿参数构成,不同参数构成建筑能耗、包括空调系统能耗不一样,如何能找到最好的构成,使得人体舒适的前提下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最小,这方面优化、控制值得探讨。现实中室内、室外各种环境参数在变,根据变化调整空调系统跟着去变,保证热环境参数最优组合,让空调系统能耗最低,改善设计、控制两方面,掌握这一规律,给设计者和厂家提供参考,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实际上,可以利用这些成果开发出相应的控制装置。
2、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2002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研究,当时我们与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了一个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的合作研究,在常德澧县建了实验台,通过实验发现了许多问题,在地源热泵节能设计包括地源热泵的节能优化、环境影响参数对整个系统性能影响方面等,开展了研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模拟,开发了相应的模拟软件等。
3、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评价和优化设计过去我们衡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性能是分门别类的:外墙是外墙、外窗是外窗、顶是顶、地是地,全部分开来考虑,现有《节能标准设计规范》在限制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时也是分开来要求:窗传热系数是多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多少,建筑的形体系数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逐项考核,看是否达到标准,如果其中某一项没有达到要求,要不设计推倒重来,要不就拿负荷模拟软件、能耗模拟软件去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跟基准建筑比较,看是不是满足节能指标。
但问题是“度量衡”没有统一,现有能耗模拟软件间计算结果差异很大,对一个建筑用不同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相差20%、30%是常事,最大甚至达到60%,到底以哪一个为准?节能设计标准没有指定软件作为计算标准。
另一方面,即便在实际运用中,甲、乙两个建筑各分项指标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但两个建筑形体系数有区别,层高不一样、布局不一样,同样满足要求,能耗是大不一样的,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把分类指标通过建模等一系列工作,整理为一个综合指标,用综合指标计算,只要达到规定的限值,那么门也好窗也好,怎样组合都可以,综合指标不超过限值,就能满足热工要求。
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化,国内没有人这么做过,国外也没有考虑得这么全面,比如形体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圆形建筑和长条形建筑外部围护结构传进热量和传出热量、单位建筑面积围护结构传热的损耗是不一样的,这个形体系数在国外同类的指标里面就没有包括进去,而我们考虑了这方面,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可以为节能建筑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4、建筑生态环境现在许多建筑还处于被动的节能,不是主动节能,之所以说是被动因为建筑是在所有的东西都做好后再去进行空调系统节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方式。而许多因素,诸如建筑外围结构、建筑区域环境对建筑能耗影响非常大,像湖南大学内到了夏天,晚上基本不用开空调,白天开的也少,长沙市中心城区却十分炎热,这就是环境因素,湖南大学有一个极端条件—岳麓山。
实际上,即便没有这样的条件,在规划中通过风环境模拟、热环境模拟,合理调整建筑布局、规划环境绿化等,也可以使得区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如夏天把郊外风引如小区里,而冬天阻挡冷空气侵入等,这需要从规划上介入,考虑如何对室外环境、区域环境形成良好的影响,之后才是建筑本身的设计,包括保温、隔热、遮阳、采光、通风,这才是环境友好型的主动节能。
过去的古代建筑没有空调,但是做得好的建筑通风、采光相当好,而现在一些建筑师总认为有空调系统,就不用考虑这些,过度依赖空调、照明来解决通风、采光问题,这样的建筑本身就属于病态建筑,对人体、对环境是有害的,要做到真正的生态建筑我们必须得从观念上转变过来。
建筑要实现节能、可持续、对环境友好,从设计伊始到以后的控制、管理、甚至寿命终了时的销毁,整个建筑寿命周期都必须考虑进去,如果一个建筑用完以后,把它销毁所需能量、对环境的污染比前面节的能和带来的益处更多,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从规划开始一直到终了,每一个搞建筑的人都应该考虑清楚,才能给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问:上述研究实际运用价值在哪,企业的切入点有哪些?
杨昌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是实用性很强的工程专业,和国家经济能源政策挂钩,像我刚才说的建筑结构节能综合指标、热舒适环境,不同的热湿参数组合既能够保证人体的舒适,又能使空调系统节能,过去我们注意的不多。
像空调系统现在只调温度,不同建筑、不同时段,规定室内环境参数也只规定温度、湿度2个参数,事实上,影响人体热舒适性因素包括6大要素:人体新陈代谢率(人的散热量)、着衣热阻、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要达到人体热舒适度与能耗的最佳平衡,仅规定2个参数远远不够,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样的局面,将六大要素不同的组合整合为一个综合指标,建立热舒适性综合指标值。
以后的空调系统控制,很可能不单测空气温度,而是根据六大要素来测,将一些要素预置到控制系统里面:譬如办公室大家坐着办公,新陈代谢就按着坐着的状态输入,然后依热舒适性综合指标值进行调控,来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性要求。
而目前空调系统温度跟湿度不能单独控制,调了温度,湿度跟着也在变,反过来调湿度也是一样,没有分开处理,江亿教授提出温度、湿度独立控制,这个独立控制蕴含着一个方向,为热舒适性综合指标控制空调系统打下了伏笔,也为空调系统节能开辟了一条道路,不需要这么低的湿度,但是由于要满足温度要求,湿度跟着往下降,这个去湿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实现热舒适综合指标值控制,能耗会更低,作为中央空调系统值得考虑。
而在建筑的余热、废热这一块,大中型公共建筑像宾馆、旅馆需要大量的卫生热水,过去是用锅炉,现在我们跟厂家合作进行建筑室内余热、废热回收,通过热泵把热量提出来烧热水,成本相当低。利用宾馆洗衣机房、配电间、地下设备房的余热、废热烧热水,提高了热泵效率,回收系统在洗衣机房吸收热同时,也释放了洗衣机房的热量,实现了双向利用。
我们做过统计用油来烧水,每吨热水的成本在30元以上,而运用热泵余热、废热回收是6-8元吨,像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也可以利用冷凝热向室内制冷同时把散发的热量拿来烧热水,对经济、社会效益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将这些技术普遍的推广、运用开来。
许多项目实际上迫切需要相关企业参与,如空调设备制造企业、控制设备制造企业等,而在建筑生态环境方面,如上所述,良好区域环境、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与控制管理,不仅大幅度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运行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房地产商、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推进人居生态环境的建设。
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问:在推广运用科研成果过程中,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无法很好的消化成果,究其原因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这就涉及到人才贮备乃至教育、教学方面的改善,您作为博士生导师对这方面怎么看?
杨昌智:我认为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培养专业人才的层次结构有些问题。像我们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是本科以上学历,这些人才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际动手能力、工程经验相当欠缺,很满足工程需要。暖通空调行业,不仅需要研究人员、设计人员,而且更需要管理人员、实际操作人员,可惜,这方面的人才太少。作为一般的企业,又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层次人次,这些人次到了企业往往很难发挥作用。
第二个就是在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上也存在问题。比较倾向于教授理论知识,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缺乏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们在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对本科生增开了一门诣在强化工程能力的课程—“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目前为止,全国几十所院校相继开出了这门课程。另外,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国家城乡住房与建设部的领导下,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框架、培养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大胆改革,收效显著。最近,在专导委员会主任朱颖心教授的提议下,从本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开始,增设了暖通空调人才培养的专题会场,这对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介绍:
杨昌智博士生导师简介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杨昌智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政治面藐: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系书记
最后学历和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
工作单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邮箱地址:czyang@hnu.cn
社会兼职
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制冷学会空调与热泵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制冷学会空调与热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南省暖通空调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网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