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花渴望再纷飞
  •   来源:本站原创
  • 2000-03-20
从唯物论的角度而言,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永恒的东西存在的,有新生便有消亡。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电企业的兴衰自有其客观规律。 当然,任何一个实际操作企业的老板都希望他的企业能够绿树长青,青春永驻,都希望其辛苦创造的财富能荫蔽后人。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就总是要被淘汰的。 在家电领域,正是有这样一些企业,在创业阶段,他们辛勤付出,努力探索,他们引导着行业也是时代的潮流,他们创造出也令自己惊异的辉煌。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些企业或缺乏技术创新,或开拓市场不利,或囿于自身的种种弊端的限制,致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事例是举不胜数的,“可耐”、“香雪海”、“海棠”、“扬子”、“吉诺尔”……这些曾经在国人的眼里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今在市场上已辉煌不再甚至难觅影踪。 从企业的角度,一定会有许多辛酸苦辣向世人倾诉。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没有到淘汰期的大宗家电,坏了找谁修理?今天,我们专门开辟名牌家电追踪栏目,对这些过去的名牌家电追踪采访,将在家电领域曾经创造辉煌的名家请出来,回眸沧桑审时度势,相信这些已经谢幕的演员会对如今正在舞台表演的演员有宝贵的指导。欢迎企业及消费者踊跃赐稿。 提起“雪花”,许多北京人都会想起雪花冰箱辉煌的过去,痛惜她的衰落,期盼她能早日重现辉煌。 1999年12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经销商云集北京香山饭店,“雪花”招商会在这里举行,经销商被数十种雪花牌电冰箱、电冰柜及小家电所吸引,手摸眼观,赞不绝口地说,“雪花”又回来了! 晶莹“雪花”满天飘 雪花曾有过辉煌的过去。1956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电冰箱的北京医疗器械厂即是雪花集团的前身。改革开放以后,雪花公司由从前主要生产医用工业用冰箱转为民用,由于基础好、起步早,雪花电冰箱迅速在全国走红。 1983年,雪花电冰箱总厂引进荷兰菲利浦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上马了一条年产5万台中型单门家用冰箱生产线。因当时我国国内家用电器缺乏,再加上雪花冰箱以其性能稳定、价格适中及低返修率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厂家只好全部按计划凭票供应,不少北京人仍清晰记得当年为能买到一台雪花冰箱而四处奔波托人找票的情景。1984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再从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将年产量提升到10万台。 忽视质量毁名牌 1985年,第二条生产线投产,没想到这却是雪花走向衰败的前夜。由于单纯追求产量、产值,再加上新招来的400多个农民临时工没经过培训便被安排在刚刚启动的生产线上,这些毫无质量意识的农民工为了多赚计件工资,竟用棍打脚踢的办法进行生产作业,致使雪花牌冰箱产品的不合格率骤升。噪音大、制冷不正常、外观磕碰等质量问题已使消费者对雪花牌冰箱意见很大,而同时售后服务上的收费不合理、态度差等更凉透了顾客的心,关于“雪花”质量、服务等问题的投诉信一封封寄到当时北京市主管生产的经委和主管工业局,国家轻工部也在一年的时间里收到全国各地投诉信近百封。1986年8月6日,《经济日报》以《“雪花”质量下降,顾客投诉日增》为标题,将近百封投诉信摘编发表。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早间新闻中全文播出了《经济日报》的报道,“雪花”声誉从此一落千丈。 如果此时能悬崖勒马尚为时不晚,但当时雪花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却仍不以为然。与此同时,《经济日报》关于“雪花”冰箱质量问题的批评引起了全国其它家电企业特别是冰箱厂家的高度重视,广东的“万宝”、上海的“上菱”、安徽的“美菱”纷纷对照“雪花”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自查、自检,并迅速推出了适合北京人口味的新型冰箱。再加上其它新兴冰箱企业的迅速崛起,“雪花”的市场空间被挤得越来越小,到1991年,企业亏损达1.5亿元,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雪花”自己砸烂了自己的名牌形象。 合并合资一波三折 为走出困境,1992年5月,举步维艰的雪花公司与北京电冰箱压缩机厂合并。1993年3月,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将雪花原址光华路转让给香港嘉里中心,为雪花筹得资金4.7亿元人民币。1994年3月,又与北京塑料制品厂合并,雪花公司迁往大兴。同年8月,在北京塑料制品厂厂区投资兴建起一座6万平方米的新的冰箱厂房……由4家主要企业组成的北京雪花电器集团虽然拥有了数亿元资产,但由于资产重组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时间拖得过长,雪花依然徘徊在红红火火的电冰箱市场门外。 1994年底,“雪花”与美国惠而浦公司按4∶6的比例投资2900万美元成立了北京惠而浦雪花电器有限公司,走上了最初的中外合作之路。合资后,公司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免关税的优惠政策,陆续从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引进了当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和检测设备,迅速定型了一批容积不等的冰箱产品型号。 虽然合资后的北京惠而浦雪花电器有限公司硬件条件当时在全国属于一流,但由于美方对中国人消费水平认识有误区,再加上其全球采购供应一体化、集中销售等体制不适合中国国情等,合资一年,一度取代“雪花”冰箱的“惠而浦·雪花”冰箱总共仅生产了6万台,到1997年12月美国惠而浦公司撤出时,合资三年,两家合资企业累计亏损3.4亿元。 美国人要撤资走了,1200多名员工被像包袱一样甩给了中方。重新回到国有老路上不行,当时企业一年亏损一个多亿,公司经过艰苦谈判,终于说服美方不采取撤资而是转股撤出,并决定继续走合资之路。1998年5月,新合资的北京雪花格林柯尔电器有限公司成立。 “雪花”重新飞起来 雪花牌冰箱成为新合资公司在中国的品牌,历尽千辛万苦的“雪花”人发誓一定要重铸“雪花”名牌。他们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无氟冰箱并在半年时间里推出了双绿色环保无氟冰箱;其后,抗菌冰箱新产品投放市场;新一代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冰箱问世;春节期间,其保鲜冰箱又走俏市场……目前雪花冰箱的型号已十分齐全,主要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并正在开发高科技含量的中高档产品。1999年,雪花生产冰箱7万台,销售量近6万台,在京、津、唐、河北、三北等地区开拓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雪花公司党委副书记周启元表示,产品质量保证了,售后服务同样不能忽视,“决不能再犯以前那种忽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低级错误了!”雪花承诺,对所有雪花冰箱老用户负责,无论是“雪花”还是“惠而浦·雪花”,全部提供售后服务保证。 1999年,雪花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14.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4.3亿元。但应该看到的是,从经济角度而言,冰箱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30万台,雪花冰箱2000年的生产目标为10万至15万台,2001年争取30万台,因此,雪花只是有了一个很好的新开端,要想重现辉煌还需更大努力。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阅读
  • 江森自控连续第七年...
  • (中国上海,2018年7月27日)近日,第十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举行。在期间发布的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在华贡献排行榜中,
  • 发稿时间:
  • 德图testo 440全新上...
  • Testo 440新品发布会-广州站今夏,德图仪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地分别召开了德图环境部年度新品testo 440双联通用
  • 发稿时间:
  • 德图助力知名新风厂...
  •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所以很多人会选购一些让空气变得清新的产品。这样的需求也
  • 发稿时间:
  •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
  •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文件中能地热 [2018] 002号关于举办四季春2018第十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暨第五届地源热
  • 发稿时间:
  • 设计生命建筑 展示真...
  • 2018年6月14日,正当仲夏,稻花飘香、桃李及肩的季节,第十六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学生组预选赛颁奖典礼在中机国际工程设计
  • 发稿时间:
  • 客厅是选择柜式空调...
  • 很多人都知道客厅的空调一般是选择柜式空调,那挂式空调可不可选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1、挂式空调挂式空调使用
  • 发稿时间:
  • 海尔发布新品自清洁...
  • 海尔联合苏宁发布自清洁空调新品海尔联合苏宁易购发布了温湿双控的自清洁空调新品净铂自清洁空调。据悉,净铂自清洁空调搭载最新
  • 发稿时间:
  • 2018年中国供热展面...
  • 中国绿色暖通市场商机勃勃,在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驱动下,ISH ChinaCIHE 2018 2018中国国际供热通风空调、卫浴及舒适家居系统展
  • 发稿时间:
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倘若您发现本站有侵权或不当信息,请与本站联系,经本站核实后将尽快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