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减少能耗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有一座临水而建的玻璃建筑,那是北欧航空的一座办公楼。北欧夏天,气温一般不超过 30 摄氏度,普通房子都不需要空调设备,但因为这是一栋玻璃房,春夏秋三季阳光直射,屋内温度很高,需要制冷。据瑞典皇家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古尼·约翰纳松介绍,这栋楼靠地下水来达到降温效果。斯德哥尔摩的地下水,夏天温度在 6 摄氏度至 8 摄氏度左右,用来制冷非常合适。用一根管子打到地下一二百米深,将水抽上来之后直接在房子里循环,冷水在这一过程中升温了,再由另一根管子送回地下,经过一二百米的路程,水温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地下是个巨大的冷库,使用这一系统既不浪费资源,也无二氧化碳排放。
个人住宅则普遍采用地下水采暖。从井里抽上水,经过一个加热泵,加热到约 50 摄氏度— 60 摄氏度,就既可用于采暖,又可用于热水供应。北欧采暖是一年四季都需要的,有时夏天的气温也不过十几度。采取这种系统供热,再结合当地的气候进行调控,便可达到投资少、运营费用低、保护环境的效果。在北欧地区,这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建筑节能可以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远非关闭电视机电源、限制景观灯照明等措施可以比拟的。”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倡导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将会给能源消费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数据表明,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28% 左右,而通过优化设计与采用节能建材,至少可使建筑能耗降低 30% — 50% 。
节能建筑四大好处
如何才能让建筑更加节能?请看英国萨顿市一家建筑企业开列的明细单:建材需在方圆 35 英里之内选购,以减少运输能耗;首选具有地方特色的“废弃物”,地处英国东南的萨顿市盛产木材,废弃边角料和木屑就是上好的建材;让房子尽量朝南,并装上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屋顶、墙体和地面裹上厚厚的“大衣”,保温层可以将阳光、灯光、热水、烹饪产生的热能留住;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利用设施……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理事会执行主任玛丽亚·阿金森为这类节能建筑细算了一笔账:以 1 万平方米的节能型写字楼为例,可在现行标准基础上节能 30% ,节水 30% ,每年可省下 4 万美元的能耗开支。她还概括了节能建筑的四大好处:运营成本低、室内环境好、市场前景广、环保指数高。
“贵买廉住”比“贱买贵住”合算
德国汉堡城市规划局局长约安金·马来茨说,中国建筑物每平方米能耗相当于德国的 2 至 3 倍,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大有可为。而建筑物的寿命一般至少在 50 年以上,一旦建成,再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新标准就会非常困难,而且成本高昂。对建筑节能问题的忽视,也就意味着将有数代人要为建筑的高能耗付出代价。
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中国建筑东南设计研究院崔正才研究员说,按使用年限来分析,初始投资低的建筑对使用者来说是“贱买贵住”,就像人们常说的“买得起车,养不起车”一样。如果在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标准上多花一点钱,便可提高建筑的内在质量,在使用过程中,维护费用和能耗也都会降低,这就意味着物业拥有者的财产在增值。一套住宅的初始购置费用只相当于几十年使用费的 1/4 或 1/5 ,对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消费者就会意识到还是“贵买廉住”更划算。
“中国没有注重建筑节能,从而导致每年新增 7 亿— 8 亿平方米不节能的住宅和商业建筑,这些建筑在未来几十年里将无节制地消耗大量能源。”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报告中提出,从 2000 年到 2015 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中国在过去 10 年里已丧失了提高新建筑能效的良机,“现在行动可避免最后 15 年内损失更大”。